石洞書院 – 鑒古開新、中外會通、經世致用、知行合一
公元1148年汾陽王子儀公17世孫郭欽止在家鄉東陽創辦石洞書院。書院曾邀請朱熹、呂祖謙、葉適、魏了翁、陳亮、陸游等名家講學,是濂洛之學、永嘉學派、永康學派、金華學派等交鋒之地,并漸趨合流。書院教學不以科舉為目的,注重實學,躬行實踐,成為浙東學派中心之一,促進了浙學的發展。六十年內三代族人共創辦石洞、西園、南湖、高塘、青溪、籯經、洛陽共7座書院,分別側重研究、學界交流、蒙學、藏書等,形成教育群落,宋后明、清、民國和新中國七次重修,石洞書院規模和延續辦學時間空前,培養了大批學子,被朱熹稱譽為“霍然其變豪杰之窟,煥乎其辟禮儀之場”。2017年書院復興,以鑒古開新、中外會通、經世致用、知行合一為宗旨,融會人文、社會、自然和技術學科于一體,建設有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數字化平臺,以文化力提升人才促進社會進步,入選“金華十大歷史書院”以及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和購買服務推薦性目錄。石洞書院以產品兵法/產業心學/發起經世致用領軍人才/中國產品經理人項目,「復興中華書院,探索致圣之路」。千年書院,弦歌再續!。